本书运用政治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,采用文本分析、比较研究等方法,从“社会递嬗”“政治因革”“实业经纬”“教育纵横”“家国情怀”五个方面, 对张謇这一秉承儒家经世致用传统和民胞物与情怀,兼具现代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的爱国知识分子,在晚清民国这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,社会变动不居、动荡不宁的过渡时期,在政治变革、实业经营、教育探索、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思想和实...
《张謇传》读完了,深深地被张謇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。作为清末状元,张謇没有坐而论道,而是以宏大的志向和严谨细致的作风,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意志,包容开放和追求一流的眼光,含泪奔跑的必胜信念,积极投身实业。在那个列强环伺、积贫积弱的年代作出种种创举,真真是前无古人,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“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”,从荆棘泥泞里踏出路。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精神,那种躬身入局、舍身饲虎、我不入地狱...
编者按:近日,《中国棉业现代化转型研究(1862—1937)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,该书由历史学学者李佳佳副教授撰写,是继《中国之棉纺织业》《中国棉纺织史稿》《中国棉业史》等研究成果之后的又一部关于棉业的重要学术著作。本文为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为该书所撰序文。“张謇与现代化”公众号特此转载,以飨读者。对中国人来说,谈论晚清民国时期的现代化(或近代化)是一个沉重的话题,因为自19世纪后...
近日,《近现代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通论:百年张謇与路径探索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。序 张謇如何开创地方治理现代化罗一民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谈到中国早期的现代化,不能不说张謇。张謇显然是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、开拓者、引领者。张謇非凡的现代化理念和实践,集中体现在他开启和推动南通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。今天,认真研析张謇当年在南通所开创的现代化事业,对...
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面向,揭示的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剧烈进程,工业化、市场化、城市化等是常见的观察视角。如果深入到现代化的内在层面,现代性现象是不能回避的。人们通常认为,现代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社会变迁的外在呈现,还有作为其发展结果和内在特性的现代性问题。同样地,对步入现代化和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近代中国而言,也会形成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型社会特性,即现代性。其要素主要有科学精神、民主理念...